30年,他让十里八乡“有名”的贫困村成功摘帽,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;30年,他破解了无数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难题,不惧暗访的名声下是井井有条的村务治理;30年,他在新农村建设上不遗余力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新老村民和谐共处。
故事的主人公叫沈彪,嘉定新城(马陆镇)北管村的党总支书记。从1986年担任村支书起,沈彪和北管村的故事越来越精彩。
浑身干劲被称“身体里流的是机油”
三十年前北管村“声名在外”,出名的原因一点也不光彩,十里八乡的人对这里只有一个印象:贫穷,极度的贫穷。
当时,北管村申请的贷款,银行一律不批,怕的是他们还不上;村里的电线曾因为交不上电费被供电局掐掉;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和祖祖辈辈几无差别———面朝黄土背朝天,守着几亩地熬日子。
28岁的沈彪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“烂河泥底板”的穷村,当时初生牛犊的他还真有股不怕虎的劲头,一门心思想着要带领乡亲脱贫致富。“穷不会生根。”这句话挂在沈彪嘴边多年,伴随全村人走过了最艰难的那段岁月。
反复思量之后,沈彪决定全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,让村民尽早告别一滴汗水摔八瓣的日子。村里底子薄,又没有贷款,想要发展谈何容易,沈彪愣是在村里挖出了“富矿”。原来,他和村干部们一起,翻遍了村里的户口本,所有北管籍在国有企业任职的厂长、工程师、科研人员都成了他们“厚着脸皮”拜访的对象,希望能为村里拉来技术和投资。在村干部邵伟梁的印象里,沈彪干起活来不知道下班,也没有周末,一周跑三次市区,就为了多谈几家,这股子劲头也感染了许多他身边的村干部。村里的老支书看到沈彪,感慨地说:“你身体里流的不是血,流的是机油,浑身都是干劲。”
外商投资热兴起,沈彪干得更拼命了,只要有投资意向的,沈彪总是不厌其烦地陪同介绍。当时对外商讲究“接进来还要送回去”,那时候,嘉定通往市区的高速已经通车,只要花5块钱的通行费,沈彪就能一路畅通地赶往市区,但他始终也舍不得:“5块钱当时可以支付一个村干部一天的工资,上高速不划算。”
种种的辛苦和努力换来了令人欣喜的结果。6家企业陆续在村里设厂投产,北管村的村民第一次告别了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,走进工厂当起了工人,收入也大幅增加。1996年之后北管村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,入驻企业越来越多。当初那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,30年间已经彻底换了模样,北管村陆续发展成为拥有130多家企业,村年可支配资金达2400万元,全村固定资产7500万元的富裕村。
样板小厨房引得大家纷纷要求改造
数年前的北管村,和现在完全是两种画风。
村里企业多了,原本只有2000多人的北管村涌进了一万多人的外来人口,各种问题接踵而至:安全隐患丛生,社会秩序混乱,治安矛盾突出,脏乱差情况严重。村民们都记得,每天工人在厂门口吃完早饭后,地上的塑料袋叠起来白花花的就像下过雪一样。
要让新老村民都满意,沈彪也曾经束手无策。和村干部一道“取经”回来,沈彪的感触很深:“要满足老百姓的要求,村干部一定要有几把刷子。”很快,针对北管村不同自然村的面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被制定出来,“600分考核”机制落实到村组,实行“一村组一特色”项目,在全村开展社区化治理探索。仅仅半年的时间,姚家组村民小组通过封闭式治理,原本破铁皮破木头搭成的小厨房整治为统一的小厨房,整齐美观又降低了安全隐患;原本的卫生死角,变成了百姓休闲公园;原本的低洼地带,积水再难见踪影;乱晾晒的问题也因开辟了统一的晾晒区得到了解决。村组环境在半年之内大变样,原本因为一时不便和眼前利益受损的村民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,其他村民组纷纷要求改造。
有时候,村里的事情光靠丁是丁卯是卯按规矩办并不能解决问题,管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,还要用点巧劲。村里曾经货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,一抓情况就好几天,一放马上又恢复到老样子,让所有人头疼不已。问题到了沈彪这里,他把脑筋动到了别人没想到的地方:一夜之间,村口的主要道路上立起了限高杆,曾经畅通无阻的货车如今必须报出去哪家企业装卸货,才能沿着规定的道路进出村,乱停放的现象几乎绝迹。
有村干部做过统计,有一年村里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培训会多达96场,培训的对象包括村民组长、卫生人员、经营户、企业主等等。培训过程从不走过场,他们既是村务管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也是百姓日常接触最多的村干部,给他们出课题,提升他们的能力在沈彪眼里格外重要。余晓东是村里最年轻的村民组长,连同他,村里通过竞聘上岗的村民组长共有10位。面对沈彪的高要求,他也一度直呼吃不消。在余晓东的案头上,联勤巡逻日志、“六小行业”安全隐患排摸能六七本台账一字排开,记录的内容事无巨细,就连村民的养老情况也是考核的一项指标。余晓东就是北管村推进年度民生工作时,定时、定人、定责的一个例子,2012年到2015年的三年间,北管村大刀阔斧地实行村组封闭式管理改造、视频监控系统安装、车辆管控、小厨房整治等43项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工程,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。
2015年盛夏,市委书记韩正不打招呼,来到北管调研社会治理状况,对北管村探索破解农村社会治理难题的经验予以赞赏,村里也因此多了一个响亮的定语———不惧暗访的北管村。
新农村建设惠及新老北管人
一口东北话的蔡桂珍在北管村里辨识度很高,这也曾是她难以融入新环境的一道坎。
十年前退休后来到上海,北管村就成了她第二个家。上了年纪要适应新环境格外困难,蔡桂珍刚来的那段日子里,看电视就是她每天最重要的事,有时候一看就是一天,说不出的寂寞和孤独。几年前,村里有了文化中心,门球、舞蹈、戏曲、棋牌、科普读书等等服务一应俱全,蔡桂珍就爱出门多了。不仅是蔡桂珍,全村1000多位老人也都成了这里的常客,没过多长时间,蔡桂珍就交下了不少新朋友。
文化中心、会议培训中心、物业保障中心、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还有村级联勤中心,在沈彪的努力下,北管村里五个中心把服务阵地建在了村民的家门口,给村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便利:陈金娣曾经出门散步忘了关门,走出院子还没多远,联勤中心的电话已经到了;童志浩把企业传给了儿子,闲不住又在文化中心当上了门球队领队,带着大家锻炼身体;村民家里树长高了,水管坏了,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只需要打个电话,村民们住在村里,过上了城里人有物业的日子。
村里发展得好了,不少企业慕名而来。沈彪就琢磨着村里也要来一次产业升级,承接市区里溢出的商业和高科技企业,既能增加村里收入,又能保护环境。前不久,一家电商企业就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入驻北管村,企业降低了房租和仓储的成本,村里增加了收入,双方一拍即合。
如今,不论是新村民还是老北管人,大家都会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,“人人是主人,人人有责任”的共治氛围已然形成。正是因为村民志愿者的加入,村里组建起了安全防范、矛盾调解、家电维修等多支服务队伍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新村民也开始把这里当家。曾有人来北管村销赃,一名来沪人员得知后及时上报,警方由此破获一起团伙盗窃案。
来源:劳动报